close


【首屆湖南文物解讀大賽】山江苗族博物館解說詞

歡迎大傢來到山江苗族博物館,博物館於二00二年三月十八日破土動工,十月一日開館營業。由世界鄉土文學大師沈從文題寫館名,著名民歌天後宋祖英擔任名譽館長,得到瞭國內外不少名人巨匠的贊譽和題辭。國傢文化部在《中國新時期優秀文化設施圖典》中定為《中國苗族博物館》,這是五十六個民族中唯一用“中國”冠名的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中國苗族博物館”。

該館是在湘西苗王寨苗王龍雲飛府舊址上修復擴建而成的民營博物館。龍雲飛又名騰漢、紅麟,他是山江苗族首領,俗稱“青帕苗王”。龍雲飛參加過,討袁護法戰爭,當過國民黨暫六師師長,少將參議。博物館占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藏品一萬餘件,展出2000多件。分九個展館:一、苗傢農舍;二、古代住所;三、殷實人傢;四、武士傢居;五、服飾掠影;六、繡女之傢;七、匠人居室;八、巫師小屋;九、文人陋室。此外還附設苗族風情園,展演苗族絕技和苗族風情,又經營苗鼓作坊、苗繡作坊、苗畫作坊、苗服作坊、苗族銀飾作坊和苗族雕刻作坊等多個苗族手工藝作坊,展示多種工藝流程,組成瞭國內外少有的靜態展覽、動態展演和流程展示三結合的博物機構,被中國文學館負責人舒乙等專傢們譽為“博物館之風”。全館以傢庭文化特征為切入點,通過苗族傢庭(含以傢庭為基礎的作坊)這個社會細胞,把歷史的真實性,嚴密的科學性,鮮明的民族性和高度的藝術性融為一體,向人們瞭展示苗族同胞在數千年歲月演遞中,勞作不息、奮鬥不絕的歷史發展過程和奇異神秘、絢麗多姿的苗畫長軸。被稱為當今國內外基礎最好、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和檔次最高的民營苗族博物館,讓觀眾看到一部苗族悠久的歷史輪廓,一個苗族多彩社會的縮影,一幅苗族燦爛文化的畫卷。苗傢農舍:這裡是普通農傢的傢庭結構,三間式,兩邊的廂房與正屋是相通的,我們所站得這裡是中堂。苗族是個多神教的民族,祭祀活動很多,我們看到的這種祭祀活動我們稱為“演儺戲”或是“還儺願”(苗語稱qiu naou)。紅著臉的那位我們稱為“儺公”,另外一位我們稱為“儺母”,他們本是一對兄妹,他們的傳說就與我們耳熟能詳的女媧與伏羲的傳說大同小異,兄妹成婚來繁衍人類,一般的傢裡是沒有這個儺堂,他們在做完法事時會將它給燒掉,我們這裡是為瞭展示弘揚民族文化而將它留下來的。到苗傢做客有一點要註意,就是不能踩在我們中堂的兩根中柱之間的這塊小石頭上面,我們稱為“龍巖”,或是安龍石。龍在苗族是吉祥物的象征,所以在新居落成之後會請法師到傢裡舉行一種接龍的祭祀活動,把龍接到傢裡面來保平安,所以大傢一定要註意,不要踩到上面。在苗族,我們按照房屋的坐向,是面朝大門以左為尊的。我們先去左邊的長輩房參觀。可以看到長輩房裡有一個火塘,火塘是苗傢傢傢戶戶都有的,但是坐向非常講究。靠墻的這邊稱為“夯果”,是長輩的位置,上面這邊稱為“仍卜”是主人傢坐的,客人與晚輩是坐在這兩邊的。火塘看完之後往這邊看下這床,這架床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最具民族特色的“組合床”,也稱為“長輩床”。以前我們都是把財產交由長輩來保管,他們就放在這兩個櫃子裡面,上面這塊是帳簷,苗族女子聰明才智的體現。晚輩房裡有一個灶臺,它的坐向與苗族的姓氏有關。湘西苗族有五大漢姓:吳、龍、廖、石、麻。姓龍與姓麻的是在晚輩房,其餘的是在長輩房。這個過道,是博物館的一個序館,展的是苗族博物館的一些基本資料。首先來瞭解一下我們館長,我們館長是紅色照片上坐著的那們,叫龍文玉, 1938年出生,1963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分院中文系,之後一直任教,1988年時被選任為湘西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的副州長,2000年退休,2002年就來到這苗王府的遺址上開辦這苗族博物館。我們這個博物館的開辦受到瞭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比如世界鄉土文學大師沈從文,這兩張照片就是沈從文先生在1982年最後一次回鳳凰老傢時候所拍攝的,他當時就接見瞭我們的館長,我們館長就把想辦一個傢庭式苗族博物館的想法跟沈老提瞭一下,他就題下瞭我們剛才進來時候苗王府大門上“苗族博物館”那五個大字,還有我們的名譽館長、著名歌唱傢宋祖英女士,在財力與物力方面也是給瞭很大的幫助,旁邊的這些各種照片是一些國傢領導人和專傢學者接見苗族代表和館長的照片,把這些照片展示在這裡,主要體現出我們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是受到瞭黨和國傢領導人的支持我關註,最早的照片是這張,這是1956年第一屆中南少數民族大會的合影,放大的照片伍秋蓮女士當時是作為苗族的代表去參加這個會議,也就是說早在解放初,我們少數民族文化就已經開始受到瞭保護。

古代住豐原監視器安裝所:

{苗族的古代住所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講述。第一個是住在大樹上、水井邊、山洞中;第二個是在皇宮裡面;第三個是在山裡面形成的寨堡一體的格局。不同地方的族源傳說都各不相同。在貴州凱裡一帶,他們認為自己是楓樹上的蝴蝶媽媽繁衍下來的蝴蝶兒女,所以有部分先民就在樹上搭建房子,就像我們照片上的這種,再由這種形式的房子慢慢演變成瞭我們所看到的吊腳樓和雲南遊耕民族的巢居。貴州銅仁接近湖南一帶,認為自己是螃蟹打洞成水井,井裡冒出來的世界上第一個美麗的龍女仰阿莎繁衍出來的苗族兒女,他們認為自己是水晶宮裡面出來的龍子龍孫,經常與水打交道,住在木舟上面,所以就有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木房子。湘西這一帶的圖騰是盤弧龍犬,相傳盤弧龍犬取瞭高辛帝的女兒之後,住進瞭盤弧洞,在那裡繁衍瞭苗族兒女,所以湘西這一帶的房子都是土石墻小青瓦建築,與當時山洞裡的格局是極為相似的}(不要求講解,但要求瞭解)。苗族是一個分部非常廣的民族,居住分散,支系繁多,但是祖先崇拜基本一致,都承認這位戴牛角頭飾的戰神蚩尤是我們的祖先。現在人們說華夏子孫是炎黃子孫,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這樣一說就少去瞭我們南方三十幾個少數民族。比如:侗族、瑤族、佈依族、仡佬族、苗族等等,我們都是戰神蚩尤的後代。蚩尤有三大發明:刑法、兵器、宗教。他所發明的兵器就是他頭上所戴的牛角兵器,他是發明金屬兵器的第一人,他把人類從原始社會的石器時代,帶入瞭金屬時代,但是他戰敗之後,他所有的功勞都被戰勝者掠奪,強大的九黎部落也隨之瓦解瞭,苗族就出現瞭五次南奔西走的大遷徙。我們到這邊看下五次遷徙的示意圖。

苗族五次遷徒:

1、九黎時期:蚩尤戰敗後,苗族先民就從黃河中下遊一帶遷往瞭長江中下遊一帶,在那裡建立瞭“三苗國”,

2、三苗時期:三苗集團被堯、舜、禹三代不斷征戰,之後遷往瞭湖南洞庭湖和江西鄱陽湖附近,在那裡建立瞭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

3、秦漢時期:秦滅楚後,苗族先民遷往瞭武陵南投監視器工程五溪一帶。

4、唐宋時期:封建王朝對武陵五溪進行大規模的追剿和鎮壓,所以部分苗族先民繼續向西南逃散。逃至瞭四川、貴州、雲南、海南島等等。

5、在元明清時期,由於兵禍和天災,部分先民跋山涉水,從海南島和雲南遷至瞭國外,遷到瞭老撾、越南、美國、法國、東南亞一帶,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譜查統計,國內苗族人口有900多(9624007人)萬的(排在第六位,漢、壯、回、滿、維吾爾),國外有400多萬,從這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苗族是一個人口眾多,分佈特別廣的民族。

旁邊的這張圖是苗族邊疆的原始資料圖,他是鎮壓苗民起義的產物,修築於明朝萬歷年間。它全長382華裡,東起貴州銅仁的亭子關,西至吉首的喜鵲營,同時它也是生苗與熟苗的分界線。所謂的生苗就是被隔離在城墻外面,不歸政府所管轄的化外之民,現在我們博物館所在的這一帶就是當時的生苗區。

再看下這邊的幾個木雕,他們是苗族比較著名的一次起義——乾嘉苗民起義的領導人。乾嘉苗民起義是發生在清朝的乾隆——嘉慶年間(1795年——1806年)的起義。

殷實人傢監視器安裝台中

大戶人間中堂——苗王大殿。

苗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民族,支系繁多,我們這裡展示的是苗族所有苗王的資料,一共有六十七位。他們當中有自稱王、公推王、無冕之王,有個別族屬不明,甚至有所爭議的人物,因為在艱難困苦的歲月,得到瞭苗族民眾的擁戴,與苗族民眾同仇敵愾,出生入死,建功立業,無論有名無名,隻要有為有位,我們都集中展示。把他們展示在這裡既是保護和傳承每個民族的獨特基因,更是保護和增強中華民族的頑強生命力,同時也提醒苗族人民不要忘記祖輩的艱辛,我們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都是由祖祖輩輩們用血汗換下來的。

長輩房是按照“鳥官人皇、天人合一、生態平衡”的理念來佈展的,主要體現苗族的花鳥文化。我們前面這架床是明末清初時期留下來的一架楠木雕刻的“百鳥床”。每一種雕刻都代表不同的意義。最上面這層,雕的是銅錢,象征的就是“大富大貴”的意思;再往下這裡雕得是倒掛著的蝙蝠,象征著“福到福到”;兩邊這裡的雕得是松樹和仙鶴,松樹和仙鶴是“長壽”的象征;最裡面雕得是一些瓶瓶罐罐,象征的也就是“平平安安”。除此還有床頭的紅木屏風,窗戶那邊的花鳥箱子,這些都是木匠高超手工的展示。

晚輩房是按照當時大戶人傢的新娘房來佈展的,展的是苗族的婚俗,各種展品都是結婚時所用的東西,有花床、花轎、包杠、抬盒等用品。

武士傢居:

這個展廳展的是苗族的武士文化,以這棟房子原來的主人龍雲飛為代表作的展示。龍雲飛是照片上穿著國民黨軍服的這位,他的一生非常復雜,由良民、豪傑、雄兵、猛將、頑匪五類人物的多彩人生所組成。他一生功過摻半,他曾經有三大功:一是革屯抗日有功,他曾經抗過日,這是他最大的功勞;二是保護地下黨有功,在國共兩黨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他保護瞭共產黨;三是我們鳳凰能夠和平解放他是第二個簽字的。但是,由於後期有三個因素制約瞭他的行動使他沒能跟共產黨更好的合作:第一個因素是國民黨特務陳靖雄利用湘西日報誤刊瞭龍雲飛的材料;第二是關鍵人的勸降信沒能及時的傳到龍雲飛的手中,晚年的龍雲飛生性多疑;第三個也就是主要的原因瞭,龍雲飛的兒子和侄子受瞭國民黨特務的唆使,強烈的反對他去投奔共產黨,他們說龍雲飛去投奔共產黨的話,就上山去打遊擊,與共產黨作對。龍雲飛就這樣失去瞭棄暗投明的機會,所以在1951年剿匪的時候,他成瞭剿匪的對象,在剿匪的過程中自殺而死的,死的時候65歲。到這裡來瞭解龍雲飛,也是有助於我們正確的瞭解湘西土匪文化的內涵與它的歷史意義。

繡女之傢:

這是繡女之傢的附館——鞋帽大觀。

帽子:這邊展的是春夏秋冬小孩子所戴的帽子。按照帽子的形狀可分為:虎頭帽、狗頭帽、魚尾帽等等。在這些帽子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這一頂,它上面有一個帽徽,帽徽上有一把世界上最小的手工銀制算盤。它曾經在中央十二頻道報道過,它上面的珠子完全可以上下撥動。它主要體現的是銀匠的銀飾鍛造技術,因為在以前是沒有模子和機器來幫忙的,可見這個銀匠的技術是非常高超的。這上面不僅僅有算盤,還有一把剪刀,一把稱,一把劍,上面寄托瞭母親無限的希望,她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文能武,精打細算。”

鞋子:第一層,小孩鞋子;第二層,是婦女所穿的,從這些鞋子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苗族女孩子都是不用裹腳的,在苗族沒有“三寸金蓮,四寸銀蓮”的說法。有的鞋子的呈船形的樣子,因為我們這一帶的苗族生活在湖南,湖南是魚米之鄉,他們經常在木舟上與水打交道,所以就按照船的形狀仿制;第三層:下雨下雪天時候所穿的木屐;最後一層是夏天時所穿的草鞋和麻鞋。

服飾掠影:

苗族的服裝有一百八十多種,被稱為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披在肩上的文化”。這展廳裡展的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服裝,這套是我們在舉行接龍祭祀活動時主人傢的舅舅所穿的接龍服,對面那套是舅媽穿的接龍服。這套服飾也是苗族男子服飾中唯一帶有銀飾的服飾,其餘男子服飾是沒有銀飾的。這套是現代的舞臺裝,我們的名譽館長宋祖英女士在開演唱會時就穿的這套,開完後就贈送回來作為展品。這套是貴州凱裡雷山一帶的盛裝,上裝對襟衣,下著柳葉裙。這套是夏天時候我們這一帶所穿的便裝,肩上這個我們稱為“褡褳子”,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包包。這套是貴州水城地區男子服飾,這套是貴州榕江、臺江一帶的盛裝,這套銀飾佩戴完整的話有五十到六十斤重左右。這套是我們湘西一帶“改土歸流”之前所穿的盛裝。這套是清朝時期的地方官服。這套是清代的仿唐裝。這套是冬天時候所穿的“大袖套小袖,小袖套棉襖”。這套是雲南文山一帶的,我們稱為文山苗。這套是苗王的百鳥衣,體現的是苗族“鳥官人皇”的說法。上面這裡繡的是變體的鳳凰,下面綴的是百鳥的羽毛,象征“百鳥朝鳳”。這套是湘西鳳凰臘爾山紅苗改土歸流的之前的服飾。往下這套是雲南楚雄的服飾,這套服飾最能體現苗族對祖先的懷念之情。對祖先的懷念之情我們從它頭上的這個冠冕就可以看得出來,冠冕上的九個銅牌代表的是蚩尤所率領的九黎部落,銅牌邊緣的八十一齒代表的是蚩尤的九九八十一個兄弟。再往下看舅媽的這套接龍服,她頭上這個接龍帽是非常的講究的,規定瞭必須達到“三斤八兩”重才可以把龍給接回來,缺斤少兩都不行的。三、六、八在苗族是吉祥數字,三是最基礎的,像我們平常喜歡唱山歌,也稱為三歌,都是三句為一斷,三斷為一首的。我們還喜歡打三棋,發明瞭三角架,創立瞭一分為三,三生萬物的生存哲學。

這邊是銀飾館。我們首先看下這分佈圖,這是按照的苗族的服裝來區分的。苗族的服飾據不完全統計有180多種的,從這上面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苗族大部分集中在貴州地區。其次是雲南、四川、湖南等等。苗族分佈很廣的原因是在第二個展廳說的經常遷徙,因為經常遷徙,居無定所,所以註定瞭我們沒有固定的資產,所以就把財產都換成銀子,再打成銀飾,走哪裡就帶到哪裡,隨身攜帶,所以銀飾種類非常多。就配戴部位上劃分大體可分為十大類:現在是我們所看到的這種我們稱為“披肩”,是肩飾。這邊是苗族女孩子頭上所戴的“鳳冠”,是頭飾。頭飾也是有很多種的,就成人頭飾來說有銀盆花、鳳冠、搜三、銀梳、銀簪……小孩的主要是指花帽上釘的銀飾。我們再往這邊看一下,下面這裡是項圈,是頸飾,比較多、粗、重的是貴州黔東南一帶女孩子所帶的,貴州是以粗、以重、以多為美,湖南接近江南,所以以精致為美。再到這邊看一下手鐲、小件的頭飾和耳環,我們這副耳環有一斤多重的,這是貴州一帶女孩子所佩戴的。貴州一帶是以粗、以重、以多為美,所以我們現在去貴州一帶的話,可以看到有些老年婦女她們的耳垂是垂肩上來的,用一根手指從她的耳洞穿過去是不成問題的。貴州一帶的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打耳洞,一年加一點重量,習慣成自然嘛,耳垂就會被拉長,耳洞也會變得非常大的。銀飾看完瞭,我們去瞭解一下苗族的刺繡。

繡女之傢:

這刺繡在解放之前是衡量一個苗族女孩子是否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唯一憑證。所以在解放之前一個女孩子不會刺繡的話是非常難嫁出去的。苗族是一個註重心靈美的民族。在苗族地區,最能代表苗族傢庭富有程度和文化水平,最能顯示主婦聰明智慧和繡藝精華是帳簷。帳簷是苗傢姑娘出嫁前多年潛心繡制的精品,又是苗族母親過世後留給女兒或媳婦的最珍貴遺產。苗族帳簷就花樣分類,有挑花簷、繡花簷、貼花簷、牽花簷、綜合簷。每一幅帳簷都構思獨特,設計新穎,做工精巧。不管是從藝術品味,還是人藝術價值上考慮,都絕對是一幅精品。

我們再去繡女傢的附館——《巴裙世界》瞭解苗族繡女的另一刺繡精品。

這些是我們背孩子用的巴裙。苗族婦女以前帶著孩子時還要去地裡面幹活,為瞭孩子的安全著想,我們就用背帶把小孩子緊緊地綁在背上,再套上這塊巴裙就好瞭。如果用背簍背的話,幹活時要彎下腰來,小孩就很容易從背上滑下來,所以我們這用這個巴裙來背小孩。這都是苗族各地的巴裙。

匠人居室:

苗族有八大匠,分別是木匠、鐵匠、瓦匠、蔑匠、銀匠、石匠、封匠、染匠。木匠是占第一位,因為他所做的東西跟我們生活比較貼近,所以這裡展示木匠的作品相對來說就比較多一些。後邊的這幾塊是牛皮雕刻的印花模版,做蠟染用的。

文人陋室:

苗族的名人是非常多的,在各個領域裡都有所涉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我國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放懷於水耳邊常響離騷句,得氣在山己方敢忘巴掌田)。也許大傢會對屈原有疑問,我們剛才說要來瞭解苗族名人,難道屈原是苗族人?關於屈原的族屬到現在還沒有定下來,在文人界裡的爭論還是非常激烈的。我們的館長龍文玉先生和龍海清先生合著的一篇論文“屈原族別初探”,裡面通過三個論據來論證他是苗族人,而且此論文獲得瞭1979~1989的最佳論文獎,不少人承認屈原與苗族的關系,楚文化與苗文化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我們大傢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我們先從他的族別來看。屈原我們都知道他是楚國的愛國詩人,是楚王熊通之子屈暇的後代,楚國是苗族在第二次遷徙中所建立的國傢,主體民族以南蠻為主。我們再看一下屈原的姓氏,屈原他本不姓屈的,而是姓“熊”,苗族的自稱叫台中監視器材批發“代熊”、“果熊”。苗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熊”字是用苗語直譯出來的。那後來為什麼屈原姓“屈”瞭呢?因為屈原他們那個傢族被放逐到其他地方,後來自擬出來的姓氏:屈。最後再看一下屈原的作品,像以前我們上學時學屈原的詩經《離騷》,老師用漢語是很難解釋出來是什麼意思,但是我們用苗語卻可以解釋。“離騷”用苗語來叫的話叫做“lishe”,“li”就是要的意思,“she”就是訴說。所以這“離騷”也是要訴說台中市路口監視器for app的意思,屈原他有話要說的。還有“端午節”,我們隻知道它是為瞭紀念屈原,但是卻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從字面解釋它們的聯系點在哪裡,我們用苗語來就可以解釋通瞭。“端午”用苗語用說的話叫做“dan wu”,“dan”就是跳的意思,“wu”就是水的意思,所以“端午節”也就是跳水節的,屈原跳水而死。但是現在端午節的主題並不是跳水,而是劃龍舟,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端陽節”,苗語讀作“dan yang”,翻譯成漢語是“勇敢”的意思。屈原跳水死後,人們非常崇拜它,怕他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爭相劃船去打撈它,我們有一個詞來形容這些勇敢的人就叫做“dan yang”。

我們回過頭看下這幾個木雕,右手邊的這位,他是明朝的三品官員滿朝薦,滿朝薦他是湖南懷化市麻陽縣人,我們可以看到他身子下雕有幾個字“湖廣免秋糧”,這是有關於滿朝薦為百姓謀求福利,與奸臣鬥智的事。中間沈從文(沈從文旁邊的對聯:何須李賀愁種樹,自有定庵買梅花),旁邊熊希齡。

巫師小屋:

苗族信奉的是我們的祖先蚩尤所發明的“崇拜萬物、相信萬物有靈”的巫教。其他宗教的畫像掛在這裡主要展示苗族宗教不排除它們的存在,而是將它們融合在一起,所以苗族巫師在做法的時候還要掛上其他宗教的畫像來護法。

好,我的講解就到此為止,有不足的地方請大傢指出和包含,謝謝大傢的聆聽!再見!D9AAA8BC1CFA0B0E
arrow
arrow

    ksde42vh8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